|
订单接到手软!新基建刺激下的充电桩IC市场随着“新基建”风潮的到来,充电桩产业将再次迎来发展机遇,业内普遍预测充电桩建设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现在不论是充电桩方案厂商,还是充电桩设备供应商,接单都接到手软,都在加班加点赶货中。可以说,充电桩行业现在是一片火热,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在这么多公司和资本的帮助下,充电桩产业的生态将会更加丰富,以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可能会得到改善。 “直流充电桩的功率范围是非常广的,包括了从20kw到350kw,甚至更高功率的各种方案都有。而我们的功率器件包括分立器件解决方案和模块化解决方案,基本上可以覆盖上面的功率范围要求。”陈宇威强调。 FRAM、EEPROM、FLASH主要参数对比 FRAM、EEPROM、FLASH工作电流与消去时间对比 充电桩 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动车驾驶者“里程焦虑”的问题,因此需要充电桩广泛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以及交通干道,便于车主寻找、使用。但是正是由于分布广泛且零散,有些充电桩会设置在地下停车场、郊区等场所,此时如果使用有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不但布线繁琐,而且施工不便,不易维护,因此目前多数充电桩厂商使用无线通信。 与共享行业的运营模式类似,智能充电桩也采用“扫描二维码计费/计时——结束后自动扣费”的形式,因此,智能充电桩的无线通信需要稳定、实时的传输。4G是目前全国覆盖最广,运营维护最高效的网络,尤其是在2G、3G即将退网的大趋势下,使用4G无线通信更利于保证使用者体验和长期维护。与Cat.4价格相对较高,且高速率用于充电桩大材小用相比,同样运行于4G网络的Cat.1,速率下降约80%,价格下降约50%,对于充电桩应用来说是“门当户对”。 有方科技基于全球首颗LTE Cat.1 bis物联网芯片平台——紫光展锐春藤8910DM,研发了业界首款Cat.1模块产品N58,2019年10月一经推出就广受认可,并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实现批量出货,有方科技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Cat.1规模商用的模组厂商。目前,有方科技已经向智能充电桩知名企业出货并商用,经过了终端和运营商网络的实网验证。
日前,工信部发布通知,大力推动NB-IoT、4G(含Cat.1)、5G网络建设及应用,鼓励“各地设立专项扶持和创新资金,支持 NB-IoT 和 Cat.1 专用芯片、模组、设备等产品研发工作”,该通知的发布无疑为移动物联网发展按下了快进键。而有方科技凭借敏锐的洞察,在NB-IoT、Cat.1、5G等领域做了前瞻性布局,为行业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全球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加速到来,有方科技将持续为产业物联网提供稳定可靠的接入通信,运用过硬的无线通信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与上下游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让物联网释放更多活力,创造更大价值。 华润微电子SiC二极管量产!覆盖充电桩、通信、服务器电源等热门领域 近年来华润微电子战略聚焦于功率半导体和智能传感器的产品和方案。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功率器件事业群总经理李虹介绍,华润微电子的功率半导体聚焦于三电应用,即电源、电池和电机,面向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绿色能源、汽车电子等多种应用领域。 以SiC、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正成为功率器件的未来发展方向,SiC应用于高压、高频、大功率领域优势明显,GaN是超高频器件的极佳选择,用于5G通信、微波射频等领域。预计2022年SiC市场规模将达到4.5亿美元。在新基建中,SiC是5G、充电桩和数据中心的核心器件,在特高压和轨道交通也有大量SiC的机会。 多年前华润微电子着手布局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利用产业链完整优势和在硅功率器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与浙江大学深度合作,使其前期研究成果在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 华润微电子功率器件事业群市场部经理邓旻熙表示,已经完成研发并实现量产的1200V 和650V 工业级SiC肖特基二极管系列产品性能卓越,主要关键器件参数,如导通电压(VF),反向恢复电荷 (Qrr) 和 抗浪涌能力(IFSM)均与国际一线品牌对标,在系统应用中拥有与竞争对手一致的性能,可以满足市场上用户的需求。 据介绍,华润微电子已经开始设计第二代SiC二极管产品,不断优化性能。另外SiC MOSFET 1200V和650V的产品也将在明年量产。在SiC产品的研发和量产取得进展的同时,氮化镓研发也在进行。据透露,华润微的氮化镓生产线已经建成,650V功率器件接近量产。 作为功率器件IDM龙头厂商,华润微电子在第三代半导体的产品研发上厚积薄发,随着其SiC二极管的入市将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本文转载自 微信公众号 充电桩视界
文章分类:
公司新闻
|